虽然疫情还没有过去,但是冬奥会举办得热闹非凡,除了热血拼搏的运动健儿们和火出圈的吉祥物“冰墩墩”还增添了一些与往年有些不一样的“人”,那就是数字虚拟人们。

运动员与奖牌上的冰墩墩
一 冬奥会上的虚拟人们
1.虚拟偶像——洛天依
开场即是我们所熟知的虚拟偶像—洛天依,她登上了“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的舞台,为北京冬奥会应援。对于二次元文化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
舞台上,洛天依着中式传统旗袍,一首《Time to Shine》为冬奥会应援,可谓是人美歌甜,格外契合本次冬奥会开幕式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精神。

洛天依在冬奥会现场的图片(图源网络)
2.手语翻译虚拟人——聆语、爱加等
这次手语翻译虚拟人真是龙争虎斗,先是腾讯出的聆语,再是科大讯飞的爱加、智谱华章和凌云光的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系统。
而她们皆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投入使用了,这样不仅能为听障人士提供手语信息播报服务,让处于无声世界中的特殊人群也能“听”到中国举办冰雪赛事的盛况,同时也降低了冬奥运营成本,让冬奥会真真正正被所有人看到。

手语虚拟人们(聆语、爱加、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系统)
3.虚拟主播——夏语冰、小思等
虚拟偶像和虚拟人手语播报系统讲完了来看看虚拟主播,虚拟人夏语冰在1月29号亮相央视,展示各项才艺,并为冬奥写诗;小思作为冬奥虚拟主播,将实时关注赛场内外动态,并对每日的热点赛事和焦点赛况进行分析播报。
我国对于虚拟人的研究其实一直在进行,冬奥会上除了虚拟偶像、虚拟人手语播报系统、虚拟主播外,冬奥会上还有数字人记者、谷爱凌的数字分身和虚拟网红以及我们的虚拟吉祥物冰墩墩。
而作为云上奥运的技术服务商之一,阿里巴巴推出的冬奥宣推官数字人冬冬,在与主持人一同到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后,就开始介绍起了各种冬奥周边商品,对比她本来的身份——特约记者,冬冬更像是一名虚拟带货主播。

冬冬首次参与冬奥相关节目 来源/新华社
在近年来我国的虚拟人技术也是愈发的成熟,这次的冬奥会可以说是虚拟人产业最近几年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了。

2022冬奥会虚拟人情况总结图
二 虚拟人是怎么做出来的?
根据这次的虚拟人技术的展示,管中窥豹,可以得知现在的虚拟人技术的火热。
我国对于虚拟人的研究一直在进行,无论是虚拟主播还是虚拟偶像,国内都有做得很好的公司,那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冬奥会上的那些虚拟主播都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那么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关于虚拟主播的大概情况,虚拟主播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依托技术建模形成一个虚拟形象,但是背后有真人在操作这个角色,属于套皮主播,这一类大多背后都会需要真人穿着动捕服和面捕来进行操作,成本与制作略微麻烦,但是动作与神情会更加的自然与接近真人,所以目前看来冬奥会上的虚拟人应该是依托这个技术而生。

Twitch当红虚拟主播CodeMiko
还有第二种则是纯虚拟主播,以技术为驱动,背后不需要真人操控,还可24小时不间断的直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是否要动捕设备,可以说省了一大笔支出。
市面上部分公司就在积极推进这样的一款产品,就像小编最近看到的一个虚拟IP形象,国家图书馆旗舰店的带货小主播元元子,就很不错,可可爱爱的,每天还有粉丝去直播间打卡。

国家图书馆旗舰店虚拟小主播元元子
在元宇宙火爆的现在,作为元宇宙入口之一的虚拟人产业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据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的预测,2021年虚拟人的市场规模约2000亿元,而至2030年,我国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
相信在未来,虚拟数字人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影视、动画以及人物建模等方面,也可以运用在社交、日常生活、办公等场景。
虽然当前虚拟数字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智能化水平还无法应对一些复杂的工作,但是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自己也会拥有自己的虚拟人,而也许我们的虚拟人还可以去到冬奥会现场观看,也许还可以参加冬奥会,体验一把运动的热血与激情。毕竟只要活得久,什么都可能发生不是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softer.com/7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