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福布斯排行榜,一直以来被视为中国富豪界的标杆,加多宝的创始人陈鸿道曾经也是榜上有名。
然而现在的他竟然成为福布斯榜上唯一一个逃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陈鸿道
2008年,汶川大地震,加多宝创始人陈鸿道直接向灾区捐款一亿元,用来帮助受灾百姓渡过难关,一时间在国内声名鹊起。

1亿元的捐款额在当年所有企业捐款额中排名第三,第一和第二分别是中国移动和中国电网。
与此同时,网上突然出现了一篇爆火的帖子:太狠了,王老吉,捐一个亿,为了整治你的嚣张气焰,买光超市里面所有的王老吉。

这段话是王老吉出几瓶就买几瓶的意思
一时间使得陈鸿道风光无二,那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更是成为大街小巷中脍炙人口的一句名言,陈鸿道和他的凉茶帝国一下子来到了巅峰。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老总从神坛坠落,甚至沦为逃犯的呢?

这不得不从那一瓶普普通通的罐装凉茶说起了。
清末道光年间,一位叫王泽邦的广东人,在当地以卖凉茶出名,他就是王老吉的鼻祖。

王泽邦
因为其制作的凉茶,好喝易销,所以王泽邦在当时还获得了凉茶王的美名。
据说当年,林则徐受命前往虎门销烟,可那时正值炎夏,广东一地更是酷热难消,林则徐竟然意外中暑。
钦差大人中暑,可没人敢不当回事,当地的官员立马找来了十里八乡有名的郎中给林则徐看病。

什么方子都用了,但林则徐的病情还没有丝毫好转,官员们只好抱着瞎猫碰着死耗子的心态让王泽邦试一试。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泽邦只是简简单单给林则徐喝了一碗水,林则徐的中暑竟然意外好转了。

林则徐病好后,立马询问王泽邦究竟用了什么灵丹妙药,谁知王泽邦只是微微摸摸下额的胡子,顺手指向了桌上几味简单的药材。
林则徐非常惊讶,没想到这些简单的草药就可以治好自己的中暑,他立马建议王泽邦把这几种草药加入茶中制作凉茶,来帮助当地中暑的人民脱离险境。

药材
有了钦差大人的指示,王泽邦也不敢含糊,正好他自己也早就有开一间铺子的想法,于是,他便用自己的乳名做店名,“王老吉”,专门给百姓们提供凉茶。
林则徐知道王泽邦的行为,也是特意命人用黄铜打造了一个葫芦,自己在上面亲自提了王老吉三个字,送给王泽邦,希望他能够悬壶济世,给老百姓提供优质凉茶。

凉茶的配方也成了王家从不外传的秘方,直到王泽邦死前,他才告诉自己的儿子,王老吉凉茶具体应该如何制作。
后来传了好几代之后,王老吉竟然意外地分成了两支队伍:内地和香港。内地的王老吉由广药集团经营,香港的则是由王氏后人王健仪经营。

王健仪
虽然经营地点不同,但他们的销量却出乎意料地低的相似,王老吉的品牌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人们遗忘,也真是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出现,挽救了王老吉,他就是陈鸿道。
陈鸿道出生于广东东莞,他凭着批发生意积攒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和所有的广东人一样,陈鸿道也是一个凉茶爱好者。

看着自己喜欢的凉茶逐渐消沉,陈鸿道感到十分惋惜,他觉得王老吉不管是品牌还是其口味都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为了不让自己喜爱的凉茶消失于人世,顺便赚上一笔,陈鸿道决定前往香港找王健仪购买王老吉的秘方。

1990年,成功买到王老吉秘方的陈鸿道在香港成立加多宝集团,开始了他跌宕起伏的凉茶生涯。
起初放在陈鸿道面前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他虽然从王健仪的手上购买了王老吉的秘方,可是他只有海外的销售权,庞大的内地市场他是一点都碰不得。

虽然那时,陈鸿道想了招鬼点子,用王老吉的配方制作了一款名为清凉茶的凉茶在国内售卖,可是由于没有什么品牌效应导致销量也不是很乐观。

为了能够进军当时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陈鸿道决定试着去找广药集团谈谈,希望能够租用王老吉的使用权。
令陈鸿道没想到的是,签协议的过程竟然出人意料地简单,广药集团很爽快地就把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交给了陈鸿道。

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禁要问,广药集团为什么会这么爽快地把王老吉这块金招牌交给陈鸿道?原因很简单,当时广药集团的主要重心在药业上,王老吉惨淡的销量使得广药集团早就想把他给甩开了。
当时,广药集团改组上市时,就有过要把王老吉踢出去的想法,可是没能找到合适的接盘侠,现在陈鸿道主动找上门来,广药集团自然爽快答应了。

1997年,陈鸿道与广药集团签订租用协议,以每年450万的价格,加多宝获得红罐王老吉的独家经营权,这一签就是15年。
注意在这里,广药集团其实留了个心眼,他们只给陈鸿道红罐王老吉的授权,那个时候他们自己手上还留了一种绿色包装的王老吉,他们也很期待陈鸿道这小子到底能掀起多大的浪花。

接手初始,虽然陈鸿道带来了很多先进的经营理念,可是王老吉的销量依然是一蹶不振。
那段时间,陈鸿道主要的事情就是每天计算亏了多少钱,用他自己的话说,“那个时间,不敢睡,不敢喘息,更不敢心软”就这样沉沦几年后。
陈鸿道盯上了广告宣传这条道路,在他看来,王老吉现在最根本的问题并不是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而是整个产品的受众度太低,哪怕推出再多的形式,也不过就是广东当地的人民自娱自乐。

在全国市场根本起不到任何浪花,他希望能够趁着2004年雅典奥运会这股东风,将王老吉的品牌打起来,陈鸿道找到一家广告公司。
希望能够帮助自己推出一款广告,对方也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加多宝目前存在的问题,“你们现在不是缺广告,而是缺一个清晰的定位。”
这句话真是一言点醒梦中人,想要受众度提高,那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可以一说出来就能直戳消费者的痛点,几番讨论下来,陈鸿道选择了了降火这一最简洁的痛点,于是那一句著名的广告词,怕上火,喝王老吉应运而生。
紧接着,陈鸿道又斥巨资拿下了央视当时黄金档的官宣时间,用来加强王老吉的知名度。

在陈鸿道的布局下,王老吉迎来了爆火,一时间各大餐厅,饭馆主推的饮料都变成了王老吉。
王老吉无论是销量和名气都达到了巅峰,他们年销量有恐怖的90亿元,将可乐和红牛远远地甩在了脑后,成为中国第一饮料品牌。

2011年,王老吉的年销售额达到了180亿,仅红罐王老吉这一种就达到恐怖的160亿,百年之后,陈鸿道成为了继王泽邦之后第二个凉茶王。据说当时,就连谷歌的办公室内摆放的都是王老吉的饮料。

巨大的名气和巨大的营业额面前,陈鸿道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知道,自己红罐王老吉的使用权说到底是租来的。
现在红罐王老吉如此爆火,等租期一到自己再去续租的话,广药集团一定会拒绝或者给自己开一个天价。

利益熏心的陈鸿道决定铤而走险,贿赂当时广药集团的总经理李益民。当时,李益民的女儿在澳洲读书期间,意外受伤,急需300万港元的治疗费。
陈鸿道想都没想就帮李益民出了,受了陈鸿道如此大恩的李益民,象征性地用不到1%的商标使用费就和陈鸿道续约了。

这次直接签到了2020年,这份协议的签署,完全只有李益民和陈鸿道等少数几个人知道,广药上下都被瞒在谷里。
随着时间的延长,广药的领导终于发现,为什么销售额如此高涨的王老吉每年的商标使用费还不足600万元。

这一番彻查中,李益民被揪了出来,判了无期徒刑,而陈鸿道因为证据不足,只能采取保候审。原来当时陈鸿道给李益民女儿打钱时,没有一次性打过去300万,而是分了三次,所以一开始证据不足。

看见李益民的下场,还处于保候审的陈鸿道彻底慌了,他直接选择弃保逃跑了,这下他成了福布斯榜上唯一一个逃犯。
其实陈鸿道因为证据不足,至今都无法定罪,他根本没有必要逃跑,然而自从潜逃之后,直至今日,陈鸿道都没有再踏入内地一步。

2011年,广药收回了王老吉的使用权,当时加多宝拿出李益民和陈鸿道二人签署的协议,不过由于广药说是李益民受贿签署的不作数,双方还因此打了很久的口水仗。
2012年,广药集团胜诉。加多宝只好重新卖起了自己的产品加多宝凉茶。可由于销售手法缺失,导致王老吉也迅速地跌落神坛,和加多宝一起再次回到人海。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越是走到高处,越是要不断地审视自己,因为一不小心身后就是万丈深渊,哪怕有再高的才华也会摔得粉身碎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softer.com/1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