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说说朋友圈短句幽默,酒吧说说朋友圈短句幽默搞笑?

我们以前写的,茶馆呀,二荤铺呀,大酒缸什么的,都是清末民初的北京。

解放之后,茶馆,就蜕变成了大碗茶。大酒缸就蜕变成了小酒铺儿。

酒吧说说朋友圈短句幽默,酒吧说说朋友圈短句幽默搞笑?

老年间的小酒铺儿

至于小酒铺儿的来历,是不是由大酒缸变化而来,大酒缸什么时候进化成小酒铺儿的,我真没有专门研究过。

对于这种说法,我们也是姑妄听之。

小酒铺儿都是存身于胡同里。

有的,开在几条胡同的交叉口,那就是位置比较好的了。

位置决定了它的服务对象,就是胡同里的居民。

中午,卖卖主食,比如馅饼,包子,饺子什么的。

胡同里有的家里有事了,来不及做饭的,或者突然来了个亲戚的,或者什么都不为,就是单纯想改善改善伙食的,去小酒铺儿,都行,能满足你。(这个倒让我想去了过去的切面铺)

酒吧说说朋友圈短句幽默,酒吧说说朋友圈短句幽默搞笑?

小酒铺儿的外表

价格你放心,比你自己在家做,贵不了多少,你的手艺要是差点,原材料浪费的多,合下来,还不如去小酒铺儿买现成的呢。

下午四点以后,小酒铺儿算是热闹了。

第一波客人,都是那些拉板车,或者抗大个的。

他们一般没有固定的单位,也就没有下班时间,而且,最重要的是,工资日结。

这个钟点,一天的活基本都干完了,工钱也拿到了,就该去小酒铺儿聚齐儿了。

一天的工资,给家里留下点够吃够喝的,剩下就是小酒铺儿的。

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

酒铺里的酒,最贵的就是瓶装的二锅头

一般常喝的,就是散酒。

我有印象的时候,就是一毛一一两,贵点的,一毛三。

下酒菜更简单,切点粉肠蒜肠,炸点花生米,开花豆,冬天有的还有个肉皮冻,夏天弄个拍黄瓜,齐活了。

一般的就是二两酒,一盘花生豆,三毛钱,足矣。如果今天挣钱多,最多再加一盘粉肠,那就算改善生活了。

边喝边聊,又解乏,又解闷。

慢慢等到下班,又一波客人来了。

对了,这一波就是上班的人。

上班的都拿死工资,能天天来小酒铺儿的,算条件好的。

这些人拿的工资多,发工资的日子,除了留下家里的生活费,还能给自己留出十块八块的酒钱。

酒吧说说朋友圈短句幽默,酒吧说说朋友圈短句幽默搞笑?

解放后小酒铺儿的内部

最热闹的就是发工资的日子。

那时候,上班的地儿都是国营或集体的,开工资的日子都是固定的。

到了那天,那些上班的,也拿死工资的,但是家里条件不好的,又有酒瘾的,也得来小酒铺儿过过瘾。

这个小酒铺儿这么看,像酒吧

混的好的,来酒吧打发时间;混的不好的,去酒吧借酒浇愁。不好不坏的,去酒吧解闷。

不过小酒铺比酒吧的消费可低多了。

即便如此,也是有消费不起的。

什么拿鹅卵石下酒,拿锈钉子下酒的,我在酒馆里没见过。

我只说说我见过的。

有的人买了二两酒,没钱再买小下酒菜,怎么办?

花个一分二分的,买块酱豆腐。装小碟里,拿筷子戳着吃,也能喝一晚上。

有的连一分二分也不愿意花,怎么办?

那就舍着脸,跟柜台的人要个几粒开花豆。不用多,三四粒就可以,也可以也可以混一个晚上。

这开花豆怎么吃?先用嘴嗦螺一下开花豆外面的咸盐,能下去半两酒。把开花豆剥开,皮剥下来,分成两半,油炸的皮,酥脆,光吃皮,就又下去半两酒。剩下开花豆的豆瓣,给分开,每粒豆瓣再各自下去半两酒。一粒开花豆,二两酒下肚了。

剩下的开花豆,就是晚上和其他酒友交际用了。

看出来了吧,什么人都能来小酒铺。只要你能舍下脸,即便没钱买酒,都没事。

北京人讲面儿,进酒铺儿,碰上个半熟脸,总要客气一句,您来了?喝着呢?我给您再添点?

虽然是句客气话,你要是舍着脸,真让人家添,他也没辙,只能给你添上。

可有一样,这招不能总使,你要总用这招,小酒铺儿早晚有一天,没人搭理你了。

就这么着,熬到路灯亮了,大家也就该散了,各自回家,养精蓄锐,好挣第二天的酒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softer.com/13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