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经常刷到一个做定制家居类的工厂视频,视频中的场景是在工厂里,出镜的是老板本人。他的视频都不长,只有短短的20多秒钟,视频中老板的言语不多,说得最多的就是他是干什么的。
这位老板拍了80多个短视频,粉丝有3000多,他自己关注了1000多。昨天又刷到了他的视频,还是以前的风格,还是熟悉的味道,我实在忍不住了,在他的视频评论里给他留了言。
我对他说,我相信你这3000多粉丝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同行,甚至还有一些想做你的生意的。为啥呢?他的短视频虽然有真人出镜,有工作场景,但是他的视频广告性太强了!对潜在的粉丝或者是需求者没有吸引力,对于没有粘性的短视频创作,想打造个人IP,只能是纸上谈兵。自己也努力了,但方向不对,一切都是白费!
我建议他多看看张大炮(中山戈雅)和刘文新(信阳文新茶叶)的视频,他们二人的短视频有很多相似之处。我相信,刘文新前期一定是没少研究张大炮的视频,到后来带同宽(刘文新的发小,也是他的员工)出镜,这都是他借鉴张大炮视频的结果。
张大炮团队中的老廖,刘文新团队中的同宽,二人有着何等的相似。两人都是底层员工,人比较淳朴老实,他们的老板通过帮助他们,让他们实现普通人的逆袭来吸引粉丝的关注,既有故事,又有正能量,平台又热衷推荐这类视频,这是他们火的其中一个因素。
另外,两人关心基层员工的生活,从员工的衣食住行入手,让粉丝对他们产生了信赖,好老板的形象瞬间立起来了。这也是他们火的一个因素。
反观我们很多人拍的视频,要么是广告性太强,要么是自嗨式释放,平台怎么会给你流量。不管平台的推荐机制如何变化,最根本的一点是不会变的:通过短视频能留住人。这和电商的卖货一个道理,你的商品给你流量了,但买的人不多,说明商品本身不行。
平台能推荐的短视频:让受众产生共鸣,让粉丝更具粘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softer.com/13557.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softer.com/13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