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整理自网络,部分内容和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熟读新中国近代史的文者皆知,关于“长征”路上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例如幼年之时在课堂上所学的《倔强小红军》、《一袋干粮》等真实历史故事,感染了我们后世之人的心灵,至今都让人感动不已、深深难忘。

据悉毛主席曾在长征路上三次悲伤痛哭:老者丧子之痛,自己的亲生女儿送人、下落不明生死不见。
第一件事发生在1934年的12月之时,当年红军在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湘江血战”后,整个部队损兵折将、人数锐减,当时毛主席的心情非常沉痛、难受。
后来我军部队进入贵州境内,毛主席在路上遇到一个老人带着孙子乞讨。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跪地乞讨,身旁嗷嗷待哺的孙子亦是饿得面黄肌瘦,毛主席顿时深感难过、同情,于是连忙将自己身上的棉衣脱下,然后披在了老人身上。

随即,毛主席让身边的警卫员拿出仅剩的两块银圆,递到了老人手中。毛主席问及老人为何带着孙子出门乞讨,听到这里,形容枯槁的老人这才哭着把自己的遭遇都说了出来。
老人说自己家中的粮食、田地都被村里的地主抢走了,唯一的儿子又被抓去当壮丁,最后无缘无故丧命死去。
如今家里只剩下她和孙子,年老体弱的她实在没有生计,只得带着年幼的孙儿出门乞讨为生。
数年后,红军招募士兵。当年那个被毛主席赠予银元的老太婆,毅然带着孙子前去参军。

这个年少的孩子在战场上很勇敢,拼命杀敌、不曾后退,最后却在攻打天险腊子口的时候,却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了。
后来毛主席得知了此事,难过不已的他忍不住悲伤痛哭,此乃毛主席在长征路上第一次流泪。
于1935年的2月之时,当红军走到贵州境内的一个村庄时,毛主席的爱人贺子珍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
当时行军路上环境恶劣、危险,毛主席和贺子珍深知带着婴儿无法前行。在经过一番深思、考虑后,贺子珍最后心痛地决定将亲生女儿送人。

当时贺子珍将女儿送给一个苗族老乡抚养,临别前,毛主席流着泪说:“我们目前只能这样,我们的革命,就是为了造福下一代!若不是无可奈何,谁又愿意把亲生骨肉送人呢。”
贺子珍晚年的时候,曾经多次想找回被送走的女儿。然而当初没有给孩子留下什么记号,新中国成立后人海茫茫,即便她多次托人前去寻找,但是最后却始终是下落不明、生死不见。一直到毛主席和贺子珍相继去世,亦是没有见到那个孩子最后一面。

毛主席在长征路上第三次悲伤痛哭是在1935年的6月之时,当时大部队正向四川前进而去。
但是没想到行军到本路之时,狡猾狠毒的敌军突然开来几架飞机,直接俯冲向我军投入了一颗大炸弹,而且正好落向毛主席的身边!
就在这危险万分、生死命悬的千钧一刻,警卫员胡长保立即果断地快速扑倒毛主席,用自己的身躯保住了毛主席。

就这样,胡长保为了救毛主席被炸得倒在血泊里牺牲了。待敌机飞走后,被胡长保紧紧护住的毛主席这才回过神,立马起来将胡长保抱住托起喊道:“长保,长保!”
听到毛主席在焦急地喊自己,胡长保努力地睁开眼,虚弱无力地说:“主席,只要您没受伤就可以。主席,我的家乡在江西吉安,我牺牲以后,如果可以,请您转告我的父母。”
说完这句话后,胡长保就缓缓地闭上了眼睛。毛主席托住他悲伤痛哭,一直不停地大喊着他的名字。

此后,毛主席一直没有当年的胡长保。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让工作人员前往江西寻找胡长保的家人。在经过多次寻找、查访后,却始终不见胡长保家人音讯,而此事终究是毛主席在人世间的遗憾之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softer.com/1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