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我知道,我也知道有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奥特曼玩具小人。
但奥特曼卡片我是真的不了解。
我是看到了那个新闻,才知道有奥特曼卡片的。
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10余天内,累计偷偷拿走家里9800元钱,用于购买奥特曼卡片。

男孩的父母认为是商店老板故意引导孩子不断购买;
商店老板认为是家长没有管好孩子,没有管好钱,并且表示小孩子拿几百元买卡片很常见。

这不是什么轰动的大新闻,之所以引起我的关注是因为这个新年,我恰好开始教我家6岁的孩子如何花钱。
让我感到幸运的是,我家孩子对奥特曼不感兴趣,不看奥特曼,也不喜欢奥特曼玩具,别的小朋友的奥特曼玩具他也就是看看摸摸而已。
我以为奥特曼只是一个动画片,然后卖一些周边的玩具而已。
对于奥特曼卡片完全不了解,因此更加不理解为何一个10岁的小男孩会偷偷花9800元“巨款”来买这些卡片。

奥特曼卡片这么贵吗?
抱着猎奇的心态,我简单地做了一个了解。
奥特曼卡片属于是一种卡游,就是在一张硬纸卡上,印上一张某个奥特曼的照片,然后旁边加上一串“攻击力”、“防御力”、“必杀技”之类的文字和数字,并且标上“R(普通)”、“SR(稀有)”、“SSR(非常稀有)”来凸显卡片的珍稀度、稀有度。
在大人看来这些卡片平平无奇,但在孩子眼中却如同珍宝。
孩子们可以通过集卡、换卡、“互相吹牛”形成的“卡片社交”,这些情景在小朋友的圈子中非常常见。

不就是一张彩印的纸卡吗?1块钱,2块钱最多了,何以需要花9800元来购买。
就算是10块钱一张,9800元能买980张,奥特曼有这么多个吗?
别着急,接着往下看,真的不看不知道,越看越觉得无商不奸。
我以为这些卡片无非就是标个价格,喜欢哪个买哪个,不同等级的卡不同的价格而已。

但没想到的是,这些卡竟然是以类似“赌博”、“盲盒”、“彩票”等形式在售卖。
奥特曼卡片不是零卖的,是按“套”来购买的。每套包含数张稀有度不同的卡片。
而这些“套”也是分等级的。 等级越高、价格越高,得到稀有卡片的几率越大。
低级“套”装10元,20元,高级套装100余元,最高级套装300元一套。
现在我明白为啥能花9800元买奥特曼卡片了。

以这种方式销售,并且是卖给毫无分辨力和抵抗力的儿童,单单就是那种“赌博”的快感,我相信没有一个孩子可以抵挡。
并且孩子们对于钱的概念也是完全模糊的,没有正确的判断的,而一旦体验过这种快感,孩子们很容易沉溺其中,孩子有钱还好说。
孩子没钱的时候,就会想办法“搞钱”来玩,比如偷父母的钱,勒索同学的钱,偷东西还钱等。

在这件事情中,商家有过错,未成年人在你店里花这么多钱买卡片,你肯定知道的,你应该拒绝的,应该让他带着父母过来才卖给他的。
而父母呢,当然也有过错,没有看管好钱财,没有引导孩子正确花钱。
而我真正想说的是,针对未成年人的产品,用这样的销售方式,合理吗?合法吗?
这些卡片的版权属于是小日本的,他们也一定知道他们的卡片主要是卖给哪些人的。
我相信每卖出一套卡片,小日本都会分得一些利益。
企业嘛,想赚钱,想盈利,大家都理解。
你们辛苦拍摄出来的动画片,投资那么多,一定得想办法赚钱才能生存。
你们开发一些周边的玩具、书籍、卡片来盈利,当然是可以的。
但销售的方式,一定是存在问题的。

面向消费群体是未成年人的产品,采用具有“赌博”性质的销售方式,一定是存在问题的。
不知道是不是我自身对小日本印象太差,总觉得小日本凡事都不安好心。
以这种形式,来赚孩子的钱,不光彩。
但这种形式,对儿童就没有伤害吗?
让儿童从小就体验“赌博”的快感,我觉得一定是不好的。
我不知道大家这么看待小日本企业的这种赚钱方法,也不知道这样的方法是不是也用在日本国内。
我知道的是,我家孩子也看动画片,也会买周边的一些玩具。
但明码标价,一物一价,并且总体上价格和玩具是对等的。
而奥特曼卡片这种东西,价值和价格不符,并且还要扯上什么升值空间,稀有度价值。
都是小孩子玩的东西,年龄稍大些就不玩了,怎么升值,升值了卖给谁,不还是得卖给小孩子。
总结来说:奥特曼卡片就是骗小孩子钱的玩意儿。

让孩子们远离奥特曼吧,什么相信光,什么打怪兽。
别的动画片就不能让孩子们得到快乐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msofter.com/1049.html